演讲全文>>
大家好,我是于赓哲,是第二次来到格致论道了,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《科举,改变历史的顶层设计》。我们即将要看到的是一批压力山大的古代人,也就是科举的考生们。
首先让我们看一个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,父亲叫苗粲,儿子叫苗缵。儿子刚获得了州府向中央贡举的资格,准备去参加进士考试了,结果父亲在这个时候病了,他一下子犯了大难。
大家知道他因为什么犯难吗?在唐代,人们特别重视孝道。爹爹病倒在病榻,你丢下他去参加考试,这是不是于孝道有亏?但问题就在于,获得一次贡举的资格本来就不容易,如果错失就太可惜了。
正在两难的时候,他父亲亲自来解困。父亲因为中风,嘴里已经说不出话了,要来了纸笔,哆哆嗦嗦在纸上写了一个“入”字。父亲的意思是让儿子去考试,不要顾念他。这是听父亲吩咐才去考试的,如此一来,社会舆论压力就降低了,也就把他儿子的难题解开了。
这是《刘宾客嘉话录》里面的一段记载,从这个故事里能看出什么?第一,是科举的诱惑力很大;第二,是科举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急迫性。原因就在于科举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。
正如《唐摭言·卷九》所说,唐朝三百年来,科举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是至关重要的。对富贵人家来说是“簪绂望之继世”,对于贫寒人士来说是“孤寒失之,其族馁矣;世禄失之,其族绝矣。”富贵人家靠着它续命,贫寒人士靠着它咸鱼翻身,完成底层逆袭。每个社会阶级都需要科举,这也就解释了科举制度为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。
标题:打破九品中正制的阶级固化
从隋代创建科举制之后,科举制沿用了整整一千五百多年,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。我们人类历史上有几个制度能够沿用一千多年?为什么科举制度有这么强的生命力?原因就在于它给社会提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“伤害”。在科举制之前,我国古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。九品中正制是让地方上的豪族们担任大中正和中正,让他们品评本乡的人才,还要打分,分为九个等级,然后举荐给中央。
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一眼可知,这种选拔制度就属于“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”,横批是“不服不行”。《晋书·刘毅传》中批评九品中正制是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。被打高分的全是富贵人家子弟,被打低分的全是贫寒人家的子弟。
既然如此,曹丕当年为什么要实施这个制度?他不知道弊端吗?当然知道。曹丕之所以要实施这个制度,是因为他要取代汉朝,就要获得世家大族们的共同支持。他跟曹操不一样,虽然曹家是寒门地主,但是曹操当年是将汉献帝挡在前面去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所以政权合法性没有问题。可是曹丕要代汉,就要把汉献帝撇到一边去。在这种情况下,世家大族的总代表尚书陈群给他提出了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建议。这事说白了,就是曹丕集团与世家大族集团之间的政治妥协,曹丕把选官权交给世家大族,以换取他们的支持。
但这个制度带来的后果是阶级固化。一个国家一旦阶级固化了,就很危险了。于是到了隋代,九品中正制被取消,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。
科举制有两大特征:第一是由地方贡举人才,第二是朝廷要分科考试,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。
历来认为,科举制的创始人是隋文帝。但和很多新制度一样,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,越往后面的人越能意识到。后来有两个重磅级的人物对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一个是唐太宗,另一个是武则天。唐太宗率先意识到科举制的重要性,我们后面会说到。
标题:秀才居然比进士还难考
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科举主要的名目。在唐代,科举考试的科目被分为了两类:一类叫常科,一类叫制科。顾名思义,常科是常年都会定期举行的考试;制科是皇帝有临时需求时举办的考试,比如岳牧举、贤良方正、博学鸿词等等。
唐高祖武德年间,每次考试取士至多十余人。自唐太宗时代开始,科举考试的规模才逐渐扩大。而且,科举的重要性也在那个时候逐渐地凸显出来。
唐代的常科考试一般分六个科,分别为秀才、进士、明经、明法、明书、明算。这跟明清不一样,明清时期是童生考上之后成为秀才,秀才上面是举人,举人上面是进士。而隋唐时期,秀才是最高等级。因为秀才科难度大,经常会有一年一个人都录取不了的情况,所以在唐初举办了几次就取消了。
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。两者考试的基础都是经学,但是进士科在经学之外更重视试策,即时政方面的问题。到了武则天的时候,还加试杂文,也就是诗词歌赋。因此进士科比明经科更难一些。
明经科的考试相对来说容易一些,因为主要考帖经与墨义。只要熟练地掌握经文的内容,在记忆的基础上又对意思有所把握,考上明经科的几率就比较大了。
唐人说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也就是说三十岁才考中明经,大家会说“这个人废材一个”,五十岁考中进士,会被说是少年才俊。当然,这个表述有点夸张。在我阅读的范围内,我的感受是五十岁考中进士的人实际上只有极少数,大多数是三十来岁更为常见。
常科的考生主要是两个来源,一个是生徒,一个是乡贡。生徒是指由那些官方学校贡举上来参加考试的,比如说太学、国子监等等。而乡贡指的是由地方上一级一级选拔上来的。坦白地说,人们对乡贡更加青睐,越难就总是越受敬佩。
通过了地方上的考试之后就成为举人了。这些举人由地方政府带着解额和证书,送到长安来参加考试。一般来的时候是冬季,考试的时间是春季。
标题:世家大族的力量何以被减弱?
回到刚才的问题。唐太宗等人特别重视科举,而且科举能够一直实行到二十世纪初,它的积极意义究竟在哪?在我看来,首先科举对统治者来说,是统一思想的一把利器。
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想统一思想,有的人手法简单而粗暴,比如秦始皇焚书、以吏为师;还有的手段稍微温和而高明一些,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、表彰六经、独尊儒术,只让读儒家的经典;唐太宗更加高明,不仅只让读这一种书,而且用科举来作为诱饵,让人们心甘情愿地穷经皓首,一辈子钻研官方指定的教材。
正是因为统一思想的这一作用,所以有一次,唐太宗穿着便服站在端门之上,看着考生们络绎不绝地进入了今年的考场,欣喜之余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。”彀的原始含义是弓箭的射程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“你们都进入了我设的圈套里”。
科举考试另一个意义是结束了贵族政治,开启了官僚政治。我国历史上有两次贵族政治的高潮,第一次先秦时期的夏、商、周三代,终结于战国时期的变法。战国时期不管哪国变法,有一个普遍的原则是瓦解贵族势力,加强王权。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第二次贵族政治的高峰,而这次贵族政治结束于隋唐时期,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利器就是科举考试。
但是也不能想当然。科举考试结束贵族政治这是没问题的;那么,科举考试如何结束贵族政治?很多人认为是给了寒门子弟考试当官的资格,寒门子弟在考场上压倒了贵族子弟,于是贵族权势就瓦解了。
这个想法听起来好像很合理,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认知,大方向也对,但是具体的过程并不是如大家所想象的。
在唐代科举考试的举办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现象,即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一旦适应了考场,他们考中的几率反倒要比一般老百姓子弟大得多。这个原因非常简单,富贵人家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。他们请得起好老师,买最好的教材,还有通过世代考试积攒下考场攻略。
南开大学夏炎老师写的《中古清河崔氏家传文化研究》里面统计过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——五姓七家之一的清河崔氏。他发现入仕的共有84个人,其中只有18个人是靠着祖先的门荫入仕,剩下68个人都是科举入仕。不仅是崔氏,像弘农杨氏、荥阳郑氏、范阳卢氏,他们的子弟考上的几率都要比寒门子弟大得多。
那么,如何靠科举考试来结束贵族政治呢?唐代科举不糊名,所以考生的名字能够被考官一眼看到。因此如果原来名声就比较大,或者已经为考官所知,那么考上的几率就比较大。因而在唐代出现了一个现象,考生们为了考上而大行行卷和温卷之风。
行卷是说在考前若干年,就要遍访权贵人士,献上自己的文集求得阅读,由此留一个好印象。为什么要遍访天下权贵?因为不知道轮到你考试那年谁是考官,所以只能广撒网。那什么叫温卷?考前把自己文集再给权贵人士送一遍,再温习一下。
这些世家大族是靠着本乡本土的势力以及聚族而居,而形成家族的权势。可是由于要行卷和温卷,久而久之,权贵人家的子弟都游走于全国各地,尤其是长安。而一旦离开本乡本土,而且往往时间要很久,可以想见,贵族的家族结构无意间就慢慢松动了。
举一个例子,这是《唐摭言》记载的一个叫公乘亿的人。他是河北人,立志于科举,离开家乡来到长安行卷和温卷,一走就是十多年。以至于家乡传出一个谣言,说他在长安病故了。他老婆非常伤心,穿着丧服,骑着驴赶到长安,要给老公收尸。有一天,公乘亿下坡出门送客,他老婆骑着驴上坡,两个人擦肩而过,都觉得对方有点眼熟,停下来观望了一会,这才敢上去问。一问,果然是自己的老公,是自己的老婆。自古以来,夫妻不和的常见,夫妻不熟的不大多见。为什么夫妻不熟?因为他已经离家十多年了。
一旦子弟们都这样出去讨生活,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也不熟悉了,如此一来,世家大族还能形成“拳头力量”吗?显然不行。
何况考完之后就能回家乡了吗?唐代科举考试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考上之后还要经过吏部铨选才能当官。吏部铨选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,任官的时候要回避原籍。比如贺知章,三十多岁出来,一直要到八十多岁才返回老家。返回老家的时候感慨万千,有了那首诗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。久而久之,世家大族就遭到了瓦解。
到了宋代更是如此,包伟民先生写的《宋代城市研究》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。宋代城市化程度相当高,士大夫们要居住在城市,也方便参加科举考试,不像中古时期总是在乡间居住。这样城市化的居住模式导致世家大族的势力更是提不起来了,所以宋代应该称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时代。
标题:考生成了整个社会的“香饽饽”
科举还有另外一个历史意义——改变社会风气。考生们越来越受欢迎,简直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的“香饽饽”,所有人都以他们为榜样。
这些考生们每次考试的时候,会举行各种活动,比如曲江宴饮、雁塔题名等,简直就是受尽万人瞻仰。他们也留下了很多诗歌,比如说孟郊写的《登科后》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孟郊为什么这么欣喜若狂?他那年已经46岁了,按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,他可能已经觉得这是人生最后一次机会,结果让他抓住了,当然欣喜若狂。
现在去西安到大雁塔,已经看不到雁塔题名了。但幸运的是,宋代曾经临摹过唐代大雁塔里面进士们的题名,然后把它刻碑放在了院子里。这些石碑现在也见不到了,但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保留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里的拓片残卷。
图中就是拓片的一部分,大家能不能在这里面发现名人?请大家看最后一行,有一个人名“李商隐”,这就是李商隐当年的亲笔签名,当然这是临摹的摹本。
此外,这些新科进士们是全社会的翘楚,受到众人的仰望,仰望到何等地步?
在婚恋市场上属于绝对的“钻石王老五”级别,简直就是理想配偶,以至于到后来出现了榜下捉婿。
宋代《萍洲可谈》说过一件事,礼部每年发榜的时候,围了两圈人群。里面内圈是考生在那看发榜,外面一圈都是各达官贵人家派来的膀大腰圆的家丁。大家知道他们干什么吗?一旦有人高中了,这些家丁就上去抓住上榜者,然后塞到轿子里,抬回去给自己家小姐做夫婿。
宋代还曾经有一个故事,有一个年轻人刚说:“我中了!”结果被摁倒在地,塞到轿子里面,送到了老爷家。老爷出来赶快赔不是,说:“实在抱歉,出此下策。我家小女初长成,到了婚配年龄。看您高中,现在能不能结个姻亲?”小伙子非常客气,说:“承蒙您看得起,待我请几天假回家与娘子相商。”甚至连人家已婚还是未婚都来不及做调查。原因很简单,抢嘛。进士们有多么受欢迎由此可见一斑。
标题:科举对文坛乃至世界的意义
我还必须强调,武则天对科举做出过重大贡献。首先她创立了殿试制度。何为殿试?就是皇帝亲自再主持一轮考试。这种方式拉近了皇帝与考生之间的私人感情,也正是帝王心机之所在。因为一旦主持过一次考试,考生们对外就可以自称为天子门生。在中国传统人伦关系当中,除了父母跟自己的关系最亲近,接下来就是师生关系。
其次,武则天在科举当中加试杂文,大大促进了文坛之兴盛。武则天爱好文学,她在进士科的考试中加了诗词歌赋,这一下刺激了整个社会。全天下的人可以说是穷经皓首,都把精力投入到诗词歌赋的创作中,然后唐朝文坛呈现出了兴盛的效果。对唐朝文坛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?是李白和杜甫吗?不是,是武则天。因为她提供了一个政策导向,一个风向标。
最后我们再谈一下科举对世界的影响。
这里涉及到利玛窦、伏尔泰、丁韪良、卜德、孟德斯鸠以及《剑桥中国隋唐史》等对科举制的评价。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都是发现了中国科举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,给了科举制以极高的赞誉。而且都有感于本国政治体制的缺陷,想从科举制中汲取营养来治疗本国政治体制之弊端。
就如卜德(Bodde)所说:“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最珍贵的知识礼物”,因为它对于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在思想启蒙的年代,中国可以说是他们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国度。尽管那时候的中国可能没那么完美,但是他们是借中国来说本国的事。
这就是著名的油画,雷蒙的《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的悲剧〈中国孤儿〉》,反映了当时的“中国热”。科举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。
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持续那么久,说明科举制影响之长;而对西方的影响,证明了科举制影响之广。
科举是我国古代摆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一个阶梯,它把知识分子阶层纳入到体制之内,也使得它本身成了整个社会知识界的一个风向标。此外,科举对西方影响巨大,成为西方思想家批评时政的一把利器。
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,科举都是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谢谢大家!